医美头条 | 最严新规来袭!眼影、口红、儿童护肤品面临微生物"大考"
9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一则通知,在化妆品行业掀起波澜。该通知就18项化妆品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眼部、唇部和儿童化妆品中的菌落总数限值或将大幅收紧。
这份《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征求意见稿)》目前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期为10月9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调整,更预示着中国化妆品监管正朝着更科学、更严格的方向迈进。

一、菌落总数限值大幅收紧
在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方面,《意见稿》提出对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标准调整,我国现行规定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500CFU/g或CFU/ml。
参考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不同国家或地区和ISO相关标准: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3岁或14岁以下)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为不得超过100CFU/g(或CFU/mL)。
这一变化意味着,这些直接接触人体敏感部位的产品,将面临更严格的微生物控制标准。
《意见稿》还提出对二????烷限值的修订,二噁烷收录于《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中,因技术上无法避免的原因,可能会作为风险物质带入化妆品产品中。在原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有害物质限值要求规定,二????烷限值不得超过30mg/kg。参考其他国家、地区或机构的法规标准,现修订化妆品中有害物质二????烷限值为不得超过10mg/kg。
征求意见稿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4-甲基苄亚基樟脑、6-氨基间甲酚、丁苯基甲基丙醛、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吡硫????锌这7种化妆品准用原料,调整为化妆品禁用原料。
除了禁用原料,还有多项原料迎来调整,其中防晒剂成为严抓品类,除了4-甲基苄亚基樟脑被禁用,还有二苯酮-3、胡莫柳酯、奥克立林被调低了限用浓度。
为什么是这三类产品?
安全风险等级差异是本次调整的核心依据。
眼部、唇部化妆品直接接触黏膜组织,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健全,这些产品的安全风险明显高于普通化妆品。
现有的"一刀切"标准无法体现不同产品的风险差异。新规实施后,将实现风险分级管理,使监管更加科学精准。
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连锁反应
新规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对生产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在原料灭菌、生产环境、包装设计等方面全面提升标准。
生产车间需要达到更高的洁净等级,包装材料需要具备更好的密封性能,这些都将直接推高生产成本。
然而,这也将促使行业走向更加规范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化妆品行业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倾向,新规的实施将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
此次调整也标志着中国化妆品标准与欧盟、东盟等国际主流法规接轨。
欧盟化妆品规程76/768/EEC早已对眼部和儿童产品实行更严格的微生物控制要求。中国此次调整,既体现了对消费者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化妆品监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调整还将加速行业洗牌。技术储备充足、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大型企业,能够较快适应新标准要求;而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转型压力。
但从长远看,这将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消费者将获得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优秀企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5年10月9日之前,意见征集仍在进行中。但这已不仅是一场意见征询,更是一次行业升级的预告。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化妆品行业正迎来从"制造"到"质造"的重要转型机遇。
在这场"微生物大考"中,谁能提前布局、主动求变,谁就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