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医美潮惊现“娃娃脸”?国家新规严禁!医生警示可能会出现的致命风险
不久前央视新闻曾报道,整形机构迎来暑期咨询高峰,其中有越来越多的稚嫩面孔,最小的年仅11岁。记者发现,咨询的项目已从割双眼皮、隆鼻,拓展到填脸颊、打水光针、瘦脸针等,有的孩子是家长带来的,有的则是自己来咨询。

(图来源于央视网【24小时】新闻视频截图)
整容低龄化,正在变成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机构竟打出“早做早变美”的旗号,甚至为未成年人篡改病例、伪造年龄,只为逃避家长监护。

(图来源于央视网【24小时】新闻视频截图)
整容低龄化加剧
从“准大学生“到小学生的畸形蜕变
暑假本是孩子们放松休整的黄金期,如今却成为不少未成年人的“变美冲刺期”。与往年不同,现在的医美市场呈现出触目惊心的变化:
*咨询者从准大学生蔓延至准初中生群体,年龄层持续下沉;
*项目从传统的双眼皮、隆鼻,扩展到丰眉弓、填脸颊等注射类项目;
*最小咨询者年龄低至11岁,刷新行业认知。
社交媒体上类似“学生党变美攻略”话题的超高播放量,还有网红博主鼓吹“整容要趁早,当不了学霸当校花”等的话术……更是加剧了青少年的容貌焦虑。
三重风险警示
那些医美机构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郭鑫主任医师指出:“18岁以下隆鼻等于给鼻骨套上枷锁”。他接诊的15岁少女隆鼻后因面部持续发育,假体严重移位压迫神经,最终不得不手术取出。

(图来源于央视网【24小时】新闻视频截图)
发育期整形可能会出现的灾难性后果:
-假体压迫骨骼导致生长畸形(如鼻梁歪斜、下颌偏斜)
-肌肉附着点异常引发面部比例失调
-脂肪垫移位形成“骷髅脸”凹陷
……
那些看似微创的注射项目可能暗藏的“杀机“:
-瘦脸针导致咬肌萎缩后,颞肌代偿性肥大形成“太阳穴鼓包”
-玻尿酸填充干扰面部脂肪自然分布规律
-过早脂肪移植引发钙化结节,触感如鹅卵石
“在人体骨骼发育完成前,任何注射类项目都是定时炸弹”,有专家警示,“过早打瘦脸针会导致颞肌代偿性肥大,永久改变面部骨骼结构”。
有部分机构竟向青少年推销抗衰项目,例如热玛吉、超声炮等射频设备的高温,会在真皮层制造不可逆的疤痕组织,导致年轻皮肤提前失去弹性。
有专家痛斥:“给青少年做抗衰,相当于给新书包上保鲜膜——看似保护实则在加速毁灭。” 水光针过度补水反而会破坏健康肌肤的天然屏障,导致成年后松弛更快。
新规亮剑!
全国掀起未成年人医美整治风暴
面对失控的低龄整容潮,监管重拳接连出击:
▶️广州市率先立法:《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草案)》第23条明文规定“除医学理由外,禁止任何机构为未成年人进行整形手术。”
▶️北京、上海等第紧急跟进:严查“监护人陪同”制度执行情况。
▶️ 2025年暑期雷霆行动:多地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查封多家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整形的黑诊所等。
国家卫健委专家划清红线:“医疗美容与整形修复有本质区别。先天性血管瘤、兽皮痣等属必要修复,而隆鼻、抽脂等纯粹美容项目必须对未成年人绝对禁止”。

(图来源于央视网【24小时】新闻视频截图)
救命手术VS毁容手术
这两类情况完全不同
医学界共识:18岁前应避免非必要整形,但这些情况需尽早干预:
倒睫刺激角膜——可能导致失明,需立即矫正
唇腭裂影响吮吸发音——应分期修复
小耳畸形——建议6岁前重建耳廓
烧伤后瘢痕挛缩限制关节活动
外伤致鼻骨塌陷影响呼吸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癌变风险高
防坑指南
五步守住青少年的健康底线
1.粉碎“1元医美”陷阱:警惕超低价体验诱导学生办理美容贷;
2.三证核查法:登录国家卫健委官网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索要医生执业证;确认麻醉师资质等;
3.反击容貌PUA话术:当顾问说类似“鼻子耽误前途”时,请立即带离开并举报;
4.暑期心理重建计划:用体育运动/艺术创作转移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5.取证维权流程:保存病历、录音、转账记录,拨打12315投诉。
青春无需雕刻,自然即是绝色
当商业利益将手术刀伸向未成年的脸庞,削去的何止是鼻梁与眼角?真正的美育,不是教孩子用刀雕刻皮囊,而是让他们在奔跑时感受风的形状,在阅读时点亮思想的星光。拒绝被篡改的青春,或许才是这个暑假最珍贵的成长礼。
(本文图来源于央视网【24小时】新闻视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