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精选|《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刷单/虚假宣传等最高罚款200万;李佳琦公司因涉虚假宣传被罚30万
01官方通告
【首个!《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发布】日前,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官网(CAP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与卫健委卫生健康标准网正式发布《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9月1日起正式执行。标准的编写是为填补国内关于微针治疗操作规范性条例的空白,规范微针治疗操作行业,提高微针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正规从业人员的良性竞争氛围,增加消费者对新型医疗美容方法的信心。据悉,该标准的制定历时10个月,去年12月13日,团标启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今年3月,专家意见收集完毕。5月,团标定稿会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并形成征求建议稿,定稿后进入中整协团标委员会报批流程。(医美视界)
【重磅!刷单/虚假宣传等最高罚款200万】8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对网络虚假宣传、虚假交易、恶意不兼容、数据爬取、数据“杀熟”等行为,从反不正当竞争角度进行规制。当前,电商领域存在虚假宣传、刷单等情况,《意见稿》明确经营者不得通过直播营销、话题营销、平台推荐、网络文案等方式,对经营者自身或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曾获荣誉、资格资质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相关公众。《意见稿》明确,经营者不得虚构交易额、成交量、预约量等与经营有关的数据信息。(财经网)
【严查!上海开展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8月1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器械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医疗美容类广告、信息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查处并曝光一批违法机构,惩戒和震慑一批不法分子。继续加强医疗美容服务行为监管,继续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继续加强医疗美容服务信息和医疗广告监管。(北京商报)
【不合格!北海海真珠3批次产品不符合规定】8月17日,广东省药监局网站发布通告显示,本次共涉及全省263批次化妆品的抽样检验信息,经检验合格样品260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均为北海市海真珠化妆品有限公司实际生产。根据《通告》,委托方为北海市海康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北海海真珠生产的3批次珍蓉海水南珠粉不合格,批号/限用日期分别为DA1JG0201/限用日期:20230701、DA1JG0201/限用日期:20230701、DA1KA0401/限用日期:20240103,不合格项目均为菌落总数实测值分别为2.4×104 CFU/g、3.8×104 CFU/g、4.8×103 CFU/g,限量值应为≤1000CFU/g。(中国食品药品网)
【注意!上海化妆品抽检12批次不合格】日前,上海市市监局公布了2020年上海市化妆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45批次产品,经检验,12批次不合格。本次监督抽查依据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等标准要求,对下列项目进行了检验:净含量标注、净含量。其中不合格商品列表显示,标称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宜本草”橄榄油润手霜(型号规格:80g),净含量标注项目不合格。购买地点或渠道为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经济网)
02行业大事
【2.8%!7月化妆品销售额创15个月以来最低增幅】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化妆品品类1-7月零售总额为2158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7月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239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下滑明显。据悉,今年4月开始,化妆品类限上单位零售额的增速不断下滑。4月份增速为17.8%,5月、6月增速持续放缓,分别为14.6%、13.5%,7月的增速更是低至个位数(2.8%)。这一数值创下了自去年疫情以来15个月内最低增幅。(CBO化妆品财经在线)
【定了!美沃斯(医美之都)大会新会期来了】在国家及各地政府的有力防控下,目前国内新一轮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经会务组多方考量,2021美沃斯(医美之都)大会将于2021年9月9日至11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一个月前疫情突发,为保障所有参展商、参会代表及合作伙伴的安全,美沃斯(医美之都)大会选择延期。突发的事件虽然推迟了我们见面的时间,但却没能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在此期间,我们积极的与每位老师深度沟通,将大会各论坛内容再次打磨,我们有信心在疫情之后,能够给广大医美同仁带来一场专业性和实用性双强的会议,为疫后医美各机构企业快速复苏贡献一份力量。(美沃斯)
【增200%!今夏胸部整形、美体塑形火热】近日,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夏季医美消费趋势,今年6月,医美消费规模环比上涨了87%。自体脂肪填充、胸部整形、美体塑形成为季节性增速最快的项目,6月环比增速高达330%、210%、180%。对身材的关注,成为引领夏季医美消费的风向标。其中,形体改善引领夏季消费,胸部整形、美体塑形环比增近200%。此外眼鼻部整形消费,热度也逐渐走高,环比增速均超过100%。胸部整形消费中占比最大的是隆胸,美体塑形消费中占比最大的是吸脂、其次是冷冻溶脂。(中国经济网)
【涨2.24%!多只医美概念股受机构关注】8月16日,医美板块飘红,同花顺医美概念指数涨2.24%,华东医药、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等个股走高。多家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看好医美业务增长潜力。华东医药指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其他核心医美产品在国内外的临床注册工作进度。此外,未来新产品的上市也有望带动公司医美业务迎来新的业绩增长。金发拉比表示,公司看好国内目标消费群体对医美的需求,随着国家对医美行业的整顿,利好规范运营的医美企业,公司看好韩妃医美项目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医美业务的扩张,未来在与公司产品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会成为公司新的利润来源。(经济参考报)
【罚!“修复皮肤屏障不等于修复皮肤”】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信息显示,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被罚5万元。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林清轩于去年4月上架的“林清轩山茶花时光修复洁面膏120g”,去年5月份上架的“林清轩山茶花修复亮彩精华液30ml”,其包装盒产品特性宣传“有效修复肌肤”等内容。处罚决定书称,“上述两款产品成分中均含有‘清轩萃’成分,依据当事人提供的功效检测报告,在一定条件下,‘清轩萃’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皮肤屏障是指皮肤最外层的表皮部分,不能完全等同于皮肤,当事人对上述两款商品的功能表述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青眼)
03品牌动向
【千万元!国产激光公司南京佰福获Pre-A轮融资】南京佰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刚刚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此次投资方为北极光创投,资金主要用于激光研发技术投入。据悉,公司产品已经陆续获得国内外相关医疗注册证,同时,正在启动更多的认证申请,推进产品在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商业化落地,已有的医疗器械认证帮助南京佰福的产品出口到了海外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南京佰福CEO贾养春表示:“希望通过对佰福激光不断的研发技术投入,实现高端医美激光技术的国产化零突破。”(36氪)
【又一款!锦波生物重磅产品NMPA注册迎新进展】NMPA发布最新一批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注册指定检验通知单)待领取信息。据悉,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位列其中,其NMPA注册申报进度迈出重要一步。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29日,锦波生物申请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已成功获得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213130488,产品适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医械麦地)
【变动!华东医药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阅东辞职】8月17日,华东医药(000963)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阅东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李阅东术后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将不再在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李阅东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截至公告披露日,李阅东未持有公司股票。在新的总经理聘任之前,由公司董事长吕梁代行总经理职权。(金融界)
【布局!达霏欣上半年市场份额达45.23%】振东制药(300158.SZ)近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的脱发治疗产品——达霏欣通过多渠道发力,实现跨越增长。中康CHM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达霏欣市场份额占比45.23%,同比增长190%,领跑米诺地尔品类市场。公司同时发布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更名的公告》,因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的产品定位调整为皮科用药和医美产品,公司将原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振东安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大京网)
【罚30万!李佳琦公司涉虚假宣传】根据上海市市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判决书显示,美腕于2020年11月10日曾安排旗下主播通过淘宝直播推广“初普stop vx美容仪”,直播过程中,主播使用“全脸激活胶原蛋白、效果巨明显……坚持用了一个月,就相当于打了一次热玛吉”等用语,对上述产品进行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美腕官方微博“美ONE”于昨晚21时许发布了声明。承认“主播在直播间介绍某款产品的过程中,把家用产品与医用产品进行了效果上的不当对比,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为此深表歉意。”将进一步加强了直播间的管理,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青眼)
04美业百象
【郭美美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开庭】8月13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对被告人郭美美、汪邹雅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分别自2021年1月、2月起,在明知上家赵某(另案处理)处所销售的减肥糖可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情况下,仍各自以每盒699元等单价对外销售。至案发,被告人郭美美销售减肥糖100余盒,收款人民币7万余元。期间,被告人郭美美还帮助被告人汪邹雅向赵某订货、付款,共同销售减肥糖4盒,收款人民币2,796元。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郭美美、汪邹雅的行为均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庭审结束后,上铁法院将择期对本案进行宣判。(上海新闻广播)
【女子花3万隆鼻,术后感染变成朝天鼻】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江西一名女子,几个月前,选择了成都一家医院做隆鼻手术,为了做好手术,她大老远赶过去,而且还花了3万元的手术费用。原本以为手术过后,鼻子能变得好看一点,但结果却令她心碎。因为自己的鼻子出现了问题,现在看起来鼻孔朝天,非常难看。因为人变丑了,甚至连工作都丢了,她实在是无法接受。认为医院应该对此负责,给予她赔偿。院方称:之所以出现朝天鼻,是因为术后出现了感染,取出假体后所致,但感染不一定是在手术时造成的,该顾客在进行此次手术前,鼻子上有过5次手术经历。(大众消费网)
【面部脂肪填充后女子脸颊出现多个硬块】广东阳江28岁的黄女士原本想通过脸部脂肪充填,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可是不曾料到,她在东莞美熙伊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两次脸部自体脂肪充填术后,左右两侧脸颊都出现了多个硬块。今年7月,她在东莞康华医院通过手术取出了左右脸颊的结节,但术后至今,左右脸颊仍然是硬邦邦的。黄女士已将此事投诉至东莞市医调委,要求退还手术费64800元,并赔偿误工费、精神损失费20000元。对此,美熙伊美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起严重的并发症,将积极配合东莞市医调委,为黄女士妥善解决此事。(羊城晚报)
【“女子整形后鼻腔查出异物”涉事公司被警告处罚】8月9日,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发布了2021年8月份第一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其中,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对昆明旭美人医疗美容有限公司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案,造成四级医疗责任事故案,进行警告处罚。据悉,去年12月10日,32岁的市民吴女士在昆明旭美人医疗美容门诊部,分别就鼻子、眼睛、下巴3个部位实施了多项整容术。术后,鼻子炎症反应明显,流粘稠发黄的脓鼻涕,鼻腔内伴有刺痛感。检查后,医生确认“鼻腔内有“医院性异物”,建议手术取出。(都市时报)
【西安女子做微整形留下约40厘米疤痕】近日,西安市民路女士称,自己2021年1月份西安医斯美美容整形门诊部做了一台名叫“冻龄术”的医美脸部下颚线整形手术,然而术后迎接她的,却是双耳后总计长达近40cm的红肿增生疤痕。路女士称,当时医院的专家把术后效果渲染的特别好,并且说就是个“小切口”,虽然她强调自己属于疤痕体质,并给院方看了剖腹产和胳膊上的伤疤,医生称不会有任何问题。事发后她前前后后上门维权30多次,事情一直没能得到妥善解决。目前,此事已经反映给西安市卫健委,对方承诺5个工作日内答复。(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