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精选|国药监局连发三公告,严查化妆品;国内首个直播纠纷处理指引出台;两部门支持海南高端医美产业发展
01官方通告
【连发三公告!国药监局严查化妆品】
4月9日,国家药监局连发三条新规,分别是《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为贯彻落实《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范和指导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工作,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从《规范》来看,需进行功效宣称评价的既包含了《目录》中的功效如祛斑美白、防晒等,也增加了特定宣称的化妆品(如宣称适用敏感皮肤、宣称无泪配方)的功效宣称评价要求。(腾讯网)
【首个!国内直播纠纷处理指引出台】
近日,由广州市司法局和广州市商务局联合指导,广州市律师协会和广州市直播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共同制定的《网络电商直播常见法律纠纷处理指引》正式发布。针对近年来直播电商发展迅猛,但同时权责尚不明晰、纠纷缺乏指引等诸多问题凸显的实际情况,《指引》列出了关于消费者、商家、电商主播、MCN机构等之间的16大纠纷问题,还分析了直播电商领域涉及的纠纷解决途径,及相关方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对所涉法律法规目录及重点法条进行了摘录,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建议,为从事电商直播营销活动各主体之间的纠纷解决提供指引。(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商务局)
【5月1日起!祛斑美白化妆品须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4月9日发布的《化妆品功效宣传评价规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具有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和修护功效的化妆品,应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方式进行功效宣传评价。具有祛斑美白、防晒和防脱发功效的化妆品,应当由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机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人体功效评价试验,并出具报告。此外,还增加了特定宣称的化妆品(如宣称适用敏感皮肤、宣称无泪配方)的功效宣称评价要求。(中国青年网)
【利好!两部门支持海南高端医美产业发展】
发改委、商务部《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8日发布,支持海南高端医美产业发展。鼓励知名美容医疗机构落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乐城先行区的美容医疗机构可批量使用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上市的医美产品,其中属于需在境内注册或备案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应依法注册或备案,乐城先行区可制定鼓励措施。支持国外高水平医疗美容医生依法依规在海南短期行医,推动发展医疗美容旅游产业,支持引进、组织国际性、专业化的医美产业展会、峰会、论坛,规范医疗美容机构审批和监管。(南海网海南新闻)
【6项内容!2021年医疗机构将严查】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这也意味着2021年的全国卫生督查监管的抽查工作正式开启。其中医疗机构有6项检查重点:1、检查医疗机构资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人员资格、诊疗活动、健康体检)管理情况;2、医疗卫生人员管理情况;3、药品和医疗器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抗菌药物、医疗器械)管理情况;4、医疗技术(医疗美容、临床基因扩增、干细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项目)管理情况;5、医疗文书(处方、病历、医学证明文件)管理情况;6、临床用血(用血来源、管理组织和制度,血液储存,应急用血采血)等。(国家卫健委官网)
【不合格!8家国家级化妆品检测机构被通报】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20年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结果的通告,包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内,有8家化妆品检验检测机构因铅和汞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不合格而被通报。据悉,8家机构,除了海关技术中心,其他几家资历都比较老,也几乎都是第一次因为能力验证结果不合格被通报。针对此次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结果,中检院方面告诉青眼,“应该是设备上的问题,我们已经完成整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至今,频繁有化妆品检验检测机构被曝出问题、被责令整改,不难预见,规范检验检测市场,或将成为监管下一步的重心。(青眼)
02行业大事
【5倍成长空间!国内医美市场有望突破3000亿】
中信建投证券发表研报指出,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综合对比国内外医美渗透率和消费金额等指标,中长期看,我国医美行业仍有5倍以上成长空间。在上游的玻尿酸市场,进口产品居主导地位,国产玻尿酸填充剂生产商主要有三家: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3家主要纯玻尿酸产品毛利率基本在85%以上。相较于上游外资占主导、下游极度分散,产业链中游是目前医美行业集中度最高的板块,龙头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信建投还在研报中指出,医美行业值得关注的龙头企业分别为新氧、朗姿股份、爱美客以及昊海生科。(证券日报)
【订单增加!新冠疫情渐缓后纽约出现整形热】
近日,随着新冠疫情逐渐缓和,美国纽约出现整形热潮,人们正在为重回办公室以及社交场合做准备。据《纽约邮报》11日报道,美国纽约地区出现了整形热潮。纽约上东区的整形外科医生梅利莎·多夫特(Melissa Doft)表示,她有多项整容手术订单增加,包括价值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3882元)的拉皮手术、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663元)的隆胸手术和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8332元)的鼻部手术。皮肤科医生和精神病学家埃文·里德博士说,“注射肉毒素和软组织填充剂”是目前最流行的整形手术,患者们尤其关注他们即将露出的下半张脸。(海外网)
【聚焦!第45届CCBE成都美博会开幕】
4月15-17日,代表中国西部美业重要版图的成都美博会,齐聚来自全国各地50余位美业商协会会长,也是各省的行业领军人物来蓉见证西部美业的发展,这也俨然成为CCBE每届的亮点之一。本届展会参展企业813家,4500多个品牌按类细分至五大展馆和五个连接馆中,65000㎡的展出面积将实现亿万的商机交易。围绕专业线、日化线、医学整形、专业美发及国际品牌,亮相展出泛美业的各领域商机和趋势。据预登记报名统计显示,2021年第45届成都美博会将云聚来自川、渝、云、贵、藏、陕、甘等省市地区,逾50,000位美业人前来。(成都美博会)
【增长27%!中国将成欧莱雅全球第一大市场】
近日,欧莱雅北亚区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透露,上海将成为以中日韩为核心的北亚区新总部。费博瑞还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中日韩‘美妆黄金三角’的引领势力,将让中国大陆市场加速成为集团全球第一大市场。根据欧莱雅2020年财报,由于疫情对整体美容市场的影响,欧莱雅集团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而亚太区是唯一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区域市场,销售额达97.99亿欧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更是成为该区域的强推动力,销售额同比增长27%。欧莱雅中国所有事业部均在2020年创造了两位数增长。(澎湃新闻)
【增幅159%!去年平均每周一个奢侈品牌入驻天猫】
据天猫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平均每周就有一个奢侈品牌在天猫开设旗舰店,其中不乏卡地亚、Gucci、Prada、Balenciaga和Armani等主流品牌,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也已于上月登陆天猫。今年第一季度,天猫奢侈品平台LuxuryPavilion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159%,超过去年全年增速。去年,疫情下出境游几乎停摆,全球奢侈品市场遭遇萎缩,但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经济增长的中国市场,成为了奢侈品品牌的“救命稻草”。贝恩在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2020全球奢侈品市场萎缩23%,而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逆势上扬48%,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中国日报网)
03品牌动向
【1000万!华熙生物关联公司在海南成立新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卓科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邹松岩,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专用化学产品销售;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化妆品批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据悉,华熙生物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微生物发酵生产透明质酸技术处于优势地位。公司凭借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企查查)
【4月19日!雅诗兰黛将关停护肤品牌Rodin Olio Lusso】
近期,雅诗兰黛集团宣布将逐步停止旗下护肤品牌Rodin Olio Lusso的相关业务。品牌官网将于4月19日永久关闭。零售合作伙伴也将通过其库存进行销售,不会补货。Rodin将于10月在雅诗兰黛旗下另一品牌祖玛珑官网发布新的香水护肤胶囊系列。Rodin的某些产品配方可能会迁移,在祖玛珑的领导下生产。资料显示,Rodin Olio Lusso以其豪华面部精油而闻名,也生产身体护理、彩妆、香水和香薰产品。设计师兼模特Linda Rodin于2007年创立了这家公司,其经营理念是纯正简约的美。 这是雅诗兰黛今年第二次宣布关闭品牌。(品观网)
【再登黑榜!广东采洁化妆品公司产品乱加染发剂】
日前,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的通告(2021年第3期)显示,广州市采洁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款染发膏产品不合格。据悉,这是一个月内“采洁”染发产品第二次登上质量黑榜。经检测,标示生产企业为广州市采洁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洁染发膏(红色;批次CJ2020100903)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产品批件与标签标识不一致;采洁染发膏(棕色;批次CJ2020100902)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产品批件与标签标识不一致;检出标签未标识的染发剂: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盐酸盐。(中国经济网)
【跨界!海澜之家要买化妆品了】
企查查显示,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化妆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母婴用品销售”等,同时该公司企业名称从“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这并不是海澜之家第一次涉足化妆品业务。2018年3月,海澜之家就曾在其位于上海闵行的优选生活馆上线自有美妆品牌éOL懿欧兰。该品牌主打天然护肤无刺激,涵盖水、乳、霜、眼霜、口红、粉底液、气垫BB霜等,品类比较齐全,产品售价均在百元左右。(化妆品报)
【增长7.78%!华邦健康去年营收突破108亿元】
积极拓展院外市场克服疫情带来不利影响、坚持医药与医疗大健康发展战略的华邦健康(002312)日前披露2020年度报告,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6亿元,同比增长7.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5.08%;其中实现扣非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13.11%。每股基本收益0.33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华邦健康是国内皮肤临床用药及皮肤健康领域龙头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医药、医疗、农化、新材料、旅游等领域,其医药产品主要覆盖皮肤、结核、抗感染、呼吸、抗肿瘤等品类。(全景网)
04美业百象
【央视曝儿童化妆品多数无资质,甚至只是玩具】
央视调查显示,在一家儿童用品商店就有不少儿童化妆品。口红、眼影、粉饼、指甲油,种类繁多,丝毫不亚于成人彩妆。这些儿童化妆品颜色艳丽,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一些产品自称专为儿童设计,一些产品标有“天然配方”“”不会刺激儿童娇嫩肌肤“等字样。记者随手拿起一盒儿童眼影,发现这件商品没有任何的标签,就连原料成份都没有介绍。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医师江弘婧表示:“现在市面上的儿童化妆品,其实和商家询问,它们是否有任何资质,就会发现很多它并不是属于化妆品。有的甚至是一些玩具,得不到任何保障。(央视网)
【3商家经营使用“三无”化妆品获罚】
自今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合肥市一季度共立案查处3起化妆品违法行为。据了解,这三起案件分别为合肥市高新区艺轩美容美发店经营过有效期化妆品和自制化妆品案,巢湖市慧敏美发中心经营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许可证号、无使用期限化妆品案,巢湖市诚信美容美发用品经营部经营无生产厂家、无生产许可证号、无使用期限化妆品案。针对上述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依据新版《条例》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分别作出罚款人民币10000至15000元的处罚决定。(合肥报业全媒体)
【昆明女子鼻整形2个月后发现鼻腔内有纱布】
2020年12月,云南昆明吴女士到旭美人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做了肋骨隆鼻手术。今年2月22日,吴女士前往甘美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其当天的门诊病历中,医生有以下描述:双鼻道可见白色异物,伴异味,双侧副鼻窦区压痛;鼻背部皮下异物填充;双侧鼻腔内病变。医生给出的诊断意见为“鼻内医院性异物(双)”,建议取出手术治疗。吴女士到旭美人整形讨要说法,希望院方承认手术事故并赔偿自己的损失。对此,医院却否认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希望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后再商议赔偿事宜。目前,吴女士和医院均未协商出解决方案。(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7女子起诉称整容失败,一审判涉事机构赔偿3倍整容费】
孙萌因整容失败被鉴定为9级伤残,她起诉北京来美安医疗美容诊所一案,近日有了一审判决: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认为,综合考虑案件的情况,来美安按照80%的责任比例对孙萌主张的合理损失予以赔偿,判处来美安赔偿孙萌医疗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47万元;此外,来美安发布虚假广告,存在欺诈行为,增加赔偿孙萌3倍整容手术费23万余元。除了孙萌,起诉来美安的还有何芳、林玲、覃春、王君、赵悦、卢晴等6人,她们的经历高度相似,均花费数万元或十多万元的手术费在来美安接受眼部整容手术,但术后效果不佳,甚至致残。(澎湃新闻)
【女子做热玛吉致二度烫伤,医院:属正常不良反应】
沈阳32岁的赵女士去沈阳伊美尔医疗美容医院做医美热玛吉项目,近3万元的花费做完并没有变美,脸上却烫出了水疱。赵女士称,“在做的过程中我还是觉得疼痛难忍,在本能地躲了几次以后,照镜子发现我的脸上有一个水疱。”经过其他医院的检查治疗,病志显示“右面部起大小不等水疱,部分溃烂,有少量渗出,初步诊断:面部烫伤TBSA 1% II度。”一直到4月,赵女士右侧烫伤部位已经留下了很大一块暗沉。对此,该医疗美容医院在4月8日作出回应表示,热玛吉项目存在出现水疱的可能性,造成原因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脸部躲闪所致。(辽沈晚报)